以“掼”会友——掼蛋的起源与发展
作为一种源于民间的扑克牌游戏项目,“饭前不掼蛋,等于没吃饭;饭后不掼蛋,等于白吃饭。”成为掼蛋爱好者耳熟能详的口头禅。把掼蛋的重要性放置于吃饭之上,可见其在人们心目中受喜爱和追捧的程度。 淮安掼蛋发源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江苏省淮安县南闸公社,因其具有简单易上手、讲究团结协作、技战术组合千变万化等特点而迅速在民间流行开来。 90年代后期,由于网络游戏的开发,淮安掼蛋逐步扩散至淮安市、南京市及周边地区,不仅发展出一系列线下竞赛活动,还覆盖了网站、有线电视等线上领域。 2016年2月,国际智力运动联盟智力运动精英赛在淮安举行,淮安掼蛋作为表演项目首次登上国际大赛的舞台。 2017年1月18日,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因势利导,将淮安掼蛋列入全国趣味棋牌类正式竞赛项目,淮安掼蛋也步入竞技体育项目行列。 如今,掼蛋已在全国各地逐渐流行和普及,在海外华人团体中也大受推崇。各个地区、各种形式的掼蛋比赛源源不断,很多网络和电视栏目的掼蛋比赛也非常红火,掼蛋已成为全民健身和体育休闲活动的新兴项目,深受广大群众喜爱。 掼蛋发源于历史文化名城淮安。几千年来,这里诞生了军事家韩信、诗人枚乘、布衣皇帝朱元璋、小说家吴承恩、巾帼英雄梁红玉、开国总理周恩来等杰出英才。更具体地说,掼蛋发源于淮安市风景秀丽的白马湖畔,我的家乡——一个叫南闸的小集镇。这里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“南闸民歌”的发源地。 对于掼蛋名称的由来,则明显地带有地域特色。 掼,有摔、砸的意思。来源于南闸镇当地农活中一个动作掼麦把。以前打谷场上有10多个刻有深槽的石磙子,小麦收割后,人们三五成群围着石磙,把扎好的麦把朝磙子上打过去,这样麦粒子就很容易从秸秆上脱落,这就叫“掼麦把”。 蛋,本来是弹。游戏中四个头以上的牌叫炸弹。最初,每当人们打出威力巨大的“炸弹”,动作就变得很有激情,砸得啪啪作响,就像是“掼炸弹”。 但由于当时对“掼弹”的叫法没有文字记载,后来以讹传讹,这个“弹”字就演变为鸡蛋的“蛋”了。但是,我认为这是个美丽的错误,一字之差,少了争强好胜的火药味,多了休闲娱乐的平和气。 掼蛋由当初“下里巴人”的游戏,发展到今天登堂入室广受好评,就像当初高尔夫球起缘于苏格兰放羊人的游戏,一跃成为绅士们的高雅娱乐活动一样,有他内在的价值和魅力。 目前,掼蛋活动已经衍生出一系列文化产业:掼蛋博物馆、掼蛋比赛、掼蛋研究院、掼蛋书画院,电视台设有掼蛋节目等。以掼蛋为主题的电影《枪不打四》在淮安市开拍,诸如此类,方兴未艾。 总之,掼蛋运动已经走上了国际舞台,并渐已发展成为广大掼蛋爱好者们健康美好的社交娱乐生活方式。